四年级数学教案——积商规律练习七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教科书第87~88页“练习七”第1-6题。
教学目标
1、基于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积的变化,以及积不变的规律。
2、基于商不变性质,进一步学习商的变化规律。
3、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建构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运用规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中积不变的道理
设计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意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前三节课,我们分别学了: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规律,简算(板书)
分别说说“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规律”的具体内容,并写在作业本上。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练习七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发现新的规律?
二、完成练习七,
1、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2、探索积不变的道理
3、用商不变规律解决问题
1、直接写出各题的得数。
师:观察两组算式,分别说说里面用到了什么知识?再说说具体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的口算还给了你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要灵活选择适合参照的算式,使计算更简便)
2、先算出左边各题的积,再填写右表。
师:下面的4题都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有变化的,你觉得哪几题的变化比较简单?为什么?哪几题变化有点复杂?你是怎么记的?
指出:积的变化分两种,一种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此时积的变化和那个变的因数一样变。另一种是两个因数都变,一个乘几另一个乘几,积就要乘两个数的积。
3、那积有没有不变的时候呢?看第3题:
说说第1组因数是如何变的?积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利用这个发现先说说下面两组题因数是怎样变化的?所得的积会不会变化?再算一算。
4、直接写出得数。
分别选几题指名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5、在作业本上完成第5题。
交流你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6、学生读题后完成表格的填写。
交流并板书:100÷20=5(次)
200÷20=10(次)
400÷20=20(次)
500÷20=25(次)
观察这些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除数没变,被除数乘几,积也乘几)
看了这个新发现,你觉得你还想探究别的变化规律吗?
引导学生想出下面的算式,并板书:
100÷20=5
100÷10=10
100÷5=20
100÷4=25
100÷2=50
......
说说你现在有什么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指出:其实类似的发现还有,如果硬记住这些结论很难,所以除了最基本的两条(指板书“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最好记住,其他的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算式来举例说明。
学生读题
学生讨论、交流
()如第1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积也乘3。......第2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商不变还是37。......
学生填写、思考、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
得出: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学生在书中填写,指名说说部分习题是怎样算的。
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转化为便于口算的题目的。
填表,交流算法
三、拓展提高
出示88页思考题
师:为了便于发现规律,咱们先来写出一个算式,谁来说,老师写。
师:按书上的要求是先把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看看商有什么变化?
师:说说从这些算式中你能总结出什么?
师:再按第2个要求,把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看看商有什么变化?
师:说说从这些算式中你能总结出什么?
师:你能把刚才发现的规律连起来说一说吗?
师:应用发现的规律,先观察书上的三道算式,再填一填,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写算式,变化被除数,用计算器算商,概括规律
学生填写,说想的过程
四、全课总结
师: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六、教后反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