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5:30

四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认识折线统计图。
  三、编排特点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
  >经历统计的过程。
  >单式、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以1代2、5)平均数
  1.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比较熟悉,教材由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异同点: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这一点是编排内容编排的共同特点,因为统计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在编排时都注意提供学生熟悉了解的现实情境作为统计的素材。
  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
  “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引入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数据,使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这一单元,我上学期就已经教了,
  四、总体感觉:
  1、知识条理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学生掌握较好.
  2、与生活联系紧密,信息量大,学生乐学。
  五、温馨提示:
  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参: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六、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例1及做一做
  例2及练习十九的2、3两题
  练习十九
  练习十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