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4:37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复习铺垫
  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
  1/44/57/9
  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平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20÷12=10(人)
  (2)把1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2÷6=2(米)
  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
  1÷6
  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所以
  1÷6=1/6(米)
  (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
  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教学过程
  备 注
  (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
  3÷4
  (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
  (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平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
  小结: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例2、例3的算式。
  1÷6=1/6(米)
  3÷4=3/4(只)
  (2)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结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4)练一练:
  课本P75第1题。
  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
  4/7=()÷()21/25=()÷()
  14/27=()÷()7÷()=7/()
  讨论7÷()=7/()在括号里能填什么数?能否填任何数?为什么?
  结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三、练习反馈
  1、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中反馈,说一说思考过程。
  小结:“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实际上是求7分米是1米(即10分米)的几分之几?同理,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也就是求23分钟是1小时(即60分钟0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低级单位名数的数值,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一练:
  课本P76第5题填在书上。
  四、课堂练习
  课本P76第2、3、4题。
  五、课后作业《作业本》
  学生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