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4:25

四年级数学教案——素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设计理念: 通过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学会将非零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研究的是非零的自然数,而且把这些数进行了分类。
  提问:我们把非零的自然数分为哪两类?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各举几例。
  这节课我们继续对非零的自然数进行研究。
  学生回答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小黑板(P78例题)
  (2)指名说一说,这几个数各有多少个因素?
  (3)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把2、3、5、6、8、9这6个数重新分类,你想怎么分?
  (4)指名学生回答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只有两个因数的:2、3、5
  超过两个因数的:6、8、9
  (6)谈话:请仔细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数,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7)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一个是1,一个是它本身。
  像这样的数,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叫素数,也叫做质数。(板书:素数〔质数〕)。追问:什么样的数叫素数?
  我们再观察超过两个因数的数,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老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
  像这样的数,我们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合数。(板书:合数)
  追问:什么样的数是合数?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书上是怎样说的?请阅读课本P78“茄子”卡通下面的文字,把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8)谈话:非零的自然数最小的是1。1有几个因素?它是素数吗?它是合数吗?
  这样看来非零的自然数如果按因数的个数分类,你认为应该分成几类?哪几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先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个数来判断)。
  打开书P78,做“试一试”。
  指名汇报答案
  把这一道题和例1结合起来看一看,10以内的数中有哪几个素数?
  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
  (2)指名两名学生回答
  (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11-20的数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11-20中的素数有哪几个,你能记住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在书上操作。
  (2)指名读剩下的数。
  提问: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3)介绍“筛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自己读题,明确题意。
  (2)谈话:你打算再用什么方法判断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是合数?
  方法有:
  ①与第2题筛出的数对照
  ②写出所有数的因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判断。
  ③除了1和本身之外,只要能再找到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你对非零的自然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练习与测试
  教后反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素数和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