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4:08

四年级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

  1.24时计时法。
  “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
  教师设问后,紧接着将钟面的指针都调到指向12的位置,边演示边讲解:
  “钟面上的指针都指向12,这个时候就称为0时。”
  “现在分针开始走第一圈,接下去应该是几时?”(1时。)
  再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一起边看边说,-2时、3时......直到中午12时。
  “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走了一圈。)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
  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问:“大家看,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后指出: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定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比如,现在钟面上是下午1时,根据24时计时法就应该是13时。让学生回答。
  “再往下走,下午2时是几时?”“下午3时是几时?”......“晚上11时是几时?”
  这时提醒学生注意:“大家看,时针开始走第二圈的最后一小时了。”
  当时针指向12的位置时,问“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让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个时候一般称为‘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也叫‘24时’,不过大家看看它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先观察,再指出:“其实24时也正好是第二天的0时,所以习惯上常常只说0点,也就是0时,而不说24时。”
  2.做一做。
  (1)第88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2)练习十九的第2题。
  3.教学例1。
  由于出现的时刻都不是整点,把时刻变为时间是复名数,学生列式计算比较困难,所以只要求口答。
  先画一幅线段图,让学生观察钟面和钟段图,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是时刻。)
  “22时40分呢?”(也是时刻。)
  “时刻一般用‘几时几分’表示,口语中也说‘几点几分’,但书写时应当按规定写‘时’。”
  “从图上看,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
  “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在此,先让学生思考怎样解答。
  再指出,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即一段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见下图),这时中间相差4小时。
  另一段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见下图),这时中间相差20分。
  两段合起来就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也就是4小时20分。
  4.教学例2。
  先让学生弄清楚第一个牌子是什么计时法。
  “右图牌子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是按时针走的圈数将一天分为两段。这样,我们又怎么来计算全天的营业时间呢?”
  让学生讨论。
  再提示:“可以将营业时间分为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那么上午时间怎么算呢?”
  请一名学生回答。(12-8=4(时)。
  “下午的营业时间又是多少呢?”(7小时。)
  “所以全天营业时间就是--”让学生齐答:4+7=11(时)。
  “再看第二块牌子,谁能说出这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牌子上的19时实际上又是下午几时呢?”(下午7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