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时1、教学内容:P19例2P21练习三题3、4
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例2是通过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他与例1是相互联系、互逆的。图上的小朋友向我们展示了标出物体位置的方向:“先确定方向”,下一句便是“再确定距离”。距离怎么确定?可以画线段表示,“可以用1厘米代表50米”,150米便可以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教师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
练习3的第3、4题,是例2的配套练习,他们的形式又与第2题相似,练习时可以参考、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3、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4、教学建议
本课的知识内容与前一课相似,在学习前可以先复习、回顾例1的知识内容,再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发出挑战:上节课是给你地图,说出位置,现在给你方向和距离,你能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吗?把问题抛给学生探索。
例2的图中新出现了一条线段表示50米,前面也已说到,注意让学生理解单位长度的含义。老师们也要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尺,并非真正的比例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