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3:12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1991-200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P127统计9、根据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00的变化情况)
  (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3114根据我国1997-2003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总复习--综合复习
  复习内容:《一课三练》P52-P55
  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综合的输理,通过讲评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灵活、牢固。
  复习过程: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5+63+37+22(2)8*(11*125)(3)25*11(4)72*125
  (5)54*99+54(6)3900/25/4(7)(100+4)*25(8)16*43-43*6
  分析:(1)注意在简算过程中要凑成整数的需要加上括号
  (2)注意8和125的关系,8*125=1000,所以要把他们先乘
  (3)注意要拆最接近整数的数,所以25*11=25*(10+1)=25*10+25*1
  (4)注意72*125,看到125想到要找个8相乘,所以可以拆成(8*9)*125=(8*125)*9
  (5)(7)(8)注意用乘法分配率
  (6)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减去连个数的积
  3、递等式计算
  强调计算准确,并在稿纸上列竖式检查
  4、填空
  1、2、3、4、为小数的基本题,再次强调公式重要性。
  5、6为小数提高题,应用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
  5选择:
  (1)下面数量中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
  0.12米1.20分米1.02分米12厘米
  分析:此题考核小数的性质和单位换算,小数点的移动。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再次复习这几个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2)下面每组3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分析:考核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只要每组答案三个度数和是180度的就是正确的
  (3)下面每组三个角,不能为成三角形的是
  分析:此题考核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实践操作
  (1)位置与方向
  注意:强调要先找出观测点,在观测点上画十字。先看所去地点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上,最后量角度,并标上角度和线段
  (2)统计图
  注意:画统计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并要标上数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