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搞清发展的“归一”和“归总”、“正归一”和“反归一”、“正归总”和“反归总”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这节是练习课,通过练习要求大家根据“归一”、“归总”应用题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行正确解答计算。
(二)基本训练
1.同学们到茶场采茶叶,第一小组5人采茶叶450克,照这样计算第二小组8人可以采茶叶多少千克?(投影)
(1)问:要求第二小组8人可以采茶叶多少千克?必须先知道什么?
(2)学生练习解题,校对答案。
2.“练习十六”第1题。
(1)读题:比较与刚才做的题的异同?
(2)要求“可以比第一组多采茶叶多少千克”必须先求什么?怎样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式。
450÷5×8-450450÷5×(8-5)
3.“练习十六”第2题。
(1)问:要求“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必须知道哪两个数量,怎样求?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900-375)÷(375÷5)
(3)把问题改成“照这样计算,再修7大可以修好,这段公路长多少米”怎样列式?
(4)引导学生列式,板书:
375÷5×7+375或375÷5×(7+5)
(5)讨论:比较两题的异同点?
(6)归纳:共同点是两题都是归一应用题,都是先求每份数;不同点是第四小题是反归一求份数,第二小题正归一求总量。
4.“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比较两小题的异同点?
(3)归纳:两小题的共同点是两题都是归总应用题,都是先求总量是多少;不同点是第四小题求“几天可以完成”是份数;第二小题求“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是每份数。
(4)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5)投影,学生作业,校对,改正错误。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发展型的归一应用题和归总应用题是在基本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解答的,同学们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点,然后确定解题的步骤。
(五)作业:《作业本》第52页(五十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