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1:44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能把十进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及小数与十进分数的互化。
  难点
  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
  教具
  挂图计数器四张正方形纸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2、谈话引入: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了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事先已经收集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数。
  (全班汇报交流)
  4、出示挂图,学生阅读第2页。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小数,咱们的课本中也举了一些例子,同学们翻到第2页,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结合情境图,安排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 学活动
  设计意图
  自己读一读,课下还可以再继续找找生活中的小数。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活动。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折一折,涂一涂
  1、(出示一个正方形)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2、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学生尝试把写成小数。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学活动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8、观察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同学们写了很多小数,如:0.23,0.127,0.409。谁会读这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如:32.017,125.409。
  学生尝试读。
  3、观察总结: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试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独立完成第4页“试一试”的“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3)你拨我说。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解释与运用
  1、小练习:独立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2、3、4题。
  2、数学游戏:你说我摆。
  3、小结。
  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
  课后反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