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法减法(二)》简案1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二)运用加、减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一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一)观察与交流
1.正确读出选手成绩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思考与交流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小数加减法二)
3.复习
5.2+2.83.63+6.37O.72+O.28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四(1)班同学参加4×50接力赛跑的总成绩是多少?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
8.42+8.67+8.58+8.33=列竖式计算(注意数位对齐)
提问:还可以怎样计算?
继续提问:在整数加法里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书上第二种方法展示
讨论: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好在那里?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讨论:在这里用到了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书上第三种方法:用口算。请同学讲讲算理
小结:一道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哪种方法好,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出示第二题
一根绳子长7。2米,第一次剪去0.58米,第一次剪去3.42米,还剩多少米?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吗?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可做在书上)
讨论:在这里又用到了什么定律或性质?
小结:小数连减时和整数相同,当一个数减去两个数时,如果减数可以凑成整数,那么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这是减法的性质。
(三)练习与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书86页)
2.讨论下面哪些题可以用简便算法?为什么?
13.25-(1.25-0.7)4.64-(O.95-O.38)
73.4-(3.4+2.13)4.64-(0.64-O.28)
结合其中可以简便计算的题,让学生说一说减去括号里的第-个数后,接着怎样算。并要求说明理由。
指出:在小数加、减计算里,如果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规律,使计算简便,也就是通过计算可以先使两个数凑成整数的,就要尽量用简便方法来算。
3.完成86页2.
4.讨论并完成86页3.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减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连减计算简便?
教学后记:
练一练(8)
教学目标:
1、能较熟练的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重点训练如2.07+1.353、2.05-1.7、2.05-1.777等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进一步熟悉相同数位相加减在小数加减法中的应用;
3、能正确使用加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难点:被减数小数位数少于减数小数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口算(卡片式)
0.57+0.434.27-3.151.6+0.45
1-0.0815.6+0.040.4-0.04
3.7+4.81.5-0.83-0.72
二、列竖式计算;
1、4.78+3.5612.35-9.4813+3.56
2、8.9+5.648.7-6.4612-7.36
1.805+0.74
(强调数位相同才能相加减,数位不够可补0来降低难度)
三、分小数转换计算,书87页
四、投影出示5
五、题7、8
六、合作完成选做题
七、完成基训
看卡片在纸上写
独立完成个别板演,纠错分析
独立完成、实物投影、纠错分析为什么要这样算
先独立完成两题,分析如何来解决问题,在任选两题计算
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总计算
独立完成。提出不同意见(分配律的使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