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1:18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简案1

  教学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四下数学P50--P5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知道1/10,1/100,1/1000......可以用小数0.1,0.01,0.001......表示
  3、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一猜老师的身高吗?(1.80米)......学生猜一猜。
  (1)1.80是什么数?具体表示多少高?
  (2)某某同学的身高是多少呢?
  (1米多,2米到了吗?用米作单位剩下不够1米怎么表示?)
  (3)除了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其它的小数吗?学生举例。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数。比如:黑板宽1.2米,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48千米/分钟,四(2)班第一单元平均分91.35分)。
  (通过猜老师的身高,读生活中的小数,唤醒学生大脑中对小数的记忆,激发起学生对小数意义探究的兴趣。)
  2、我们已经认识了这许许多多的小数,那你们知道这些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研究。揭题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组织探究:
  1.感悟小数的产生:
  (1)刚才有同学说了你的身高,我们现场来量量看。
  师拿米尺测量演示,不是正好1米,多出来的又不到1米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到小数来表示了。
  (在实际的测量中,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时候,就需要用小数的表示。)
  (2)那你们知道平时单元测验老师报给你们的平均分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说一说。
  (在计算时,也往往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也需要用小数表示)现在你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吗?你能告诉别人吗?
  2、学习一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产生,接下来我们仍然借助米尺去学习小数?
  (1)大屏幕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分数怎么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板书:(1分米、10/1米、0.1米),
  谁能说说0.1米表示什么意思?
  (2)那如果3分米呢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
  (3)像这样的你能找一个让同学说说吗?(学习说老师补充板书)
  你观察这一些小数,你发现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一位小数)
  将分数与小数联系起来看,又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分母是10是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0.3米也就是10/3米它有几个10/1?
  0.7米也就是10/7米它有几个10/1
  那1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小数是?
  3、学习两位小数。
  刚才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那如果老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老师将尺放大)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你能找到小数的这些知识吗?
  取1份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么表示?
  取10份呢?
  取11份呢?
  仔细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的特点,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通过学习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位小数。)
  4、学习三位小数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尺平均分成1000份。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1份、1000/1米、0.001米
  10份1000/10米0.010米
  111份、1000/1111米0.111米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计数单位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1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小数呢?......
  5、类比推断
  那如果平均分成10000份,用几位小数表示?100000份呢?
  6、学习进率:观察各个计数单位,想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得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
  2、P55(1-4)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
  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1/1000米=0.001
  3分米=3/10米=0.3米13厘米=13/100米=0.13米10/1000米=0.010米
  7分米=7/10米=0.7米35厘米=35/100米=0.35米362/1000米=0.362米
  分母是10的分数一位小数分母100的分数......分母1000的分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简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