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1:08

四年级数学教案——《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简案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18教时备课日期11月9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能说出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时积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逐步做到计算的合理、灵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学习思考题
  五、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并应用运算定律学习了加、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今天我们主要练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1.口算
  练习十七第8题,指名学生口算。
  2.练习十七第9题。
  (1)计算a×b的积
  (2)这里的a表示的数是什么数?b表示的又是什么数?
  (3)学生把a×b的积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4)初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
  (5)看表中所填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下面每组算式里第二个算式的积,是第一个算式积的积倍?
  15×1032×1027×2025×4
  15×2032×3027×4025×8
  (7)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
  25×19×4375+861+625+139
  1675-486-21425×16
  1.练习十七第12题。
  (1)让学生计算,填在课本的空格里。
  (2)交流结果。
  (3)长方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练习十七第13题。
  (1)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
  (4)出示(35+15)×335×3+15×3,思考:这两个的算式相等吗?
  1.读题
  2.学生讨论。
  3.交流各自的想法。
  4.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
  练习十七第10、14题。
  课后感受
   在运用结合律上,怎样把一个数拆最简便有些问题,学生只知道拆,但并不能从最简便的角度考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