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法的意义》简案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0月20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应用加、减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2.使学生认识、掌握0在加法计算里的特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口算:
36+4052+2427+3345+18
54-479-5780-4253-29
2.引入课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加法
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会计算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加法、减法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这节课,先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1.学习例1
2.出示例1,想一想:求全班一共有多少人要怎样想。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3.思考: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
4.概括加法的意义。
5.学习加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6.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50+30=8042+20=6245+38=83
7.学习例2
8.出示例2
9.想一想:已知全班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怎样求女生的人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10.把例2与例1进行比较,例1里已知的是什么数,求它们的什么?
11.概括减法的意义。
12.学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3.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
法的逆运算。
14.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80-30=5062-42=2083-38=45
15.学习0的特性:
想一想:0在加法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一个
数同0相加,得什么数?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
后进行讲评。
2.做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表。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看图理解题意,指名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
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怎样的运算叫做减
法?减法和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课后感受
学生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的还可以。也许是因为这些内容以前学过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