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0:42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