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0:35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
  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
  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馈。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
  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倍?
  (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
  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
  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