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大数》教学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并了解这些数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对于接触比较大的数,在读写方法可能刚接触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让学生掌握好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懂得各数级中的计数单位,对于学生解决重、难点有帮助。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
●100以内数的认、读、写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认、读、写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写
●近似数的认识
-------------->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求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大数的读写。
2、数位中含0有的读写。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数、会认、会读、会写、能比较、会改写、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实际用了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数一数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1
9.6
完成
读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9.7
~
9.8
分两课完成(补充了一节练习课)
写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
9.11
~
9.13
三课时
完成
(加入两节练习,进行错例分析。)
比较数的大小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1
9.14
完成
改写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1
9.15
完成
求近似数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2
9.18
完成
练习一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
9.19
完成
机动课时
(综合
练习)
整理、归纳,完成练习册练习
(原来,这是机动课时2节,后来因为新学期开始,学生练习册比较迟才订到,所以安排在本单元结束后才用三课时完成这一个单元的练习题,相当
对本单元进行一次整理复习。)
2
9.20~
9.25
分3课时完成
(因为9.22学生秋游,所以9.20~
9.25只有三课时教学。)
合 计
11
14
(多用了3课时才完成教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