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9:33

五年级数学家教案——解简易方程(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例2。
  投影片出示例2的图,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呢。
  问: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么,要列方程就是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看出每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3X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3X+4=40)
  谁能再说一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每盒彩色粉笔有X支,3盒彩色粉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如何解这个方程。
  问:如果方程是X+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来解?(可以把原方程看作“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讲解:同样,我们可以先把3X看作一个加数,(板书:3X(加数)+4(加数)=40(和))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板书也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例2: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3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就得出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尝试练习:解方程18-2X=5。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问:这个方程你是怎样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板书黑板上。接着,出示例3:解方程6×3-2X=5。
  问: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6×3-2X=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师:6×3-2X=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5就变成了18-2X=5。所以解方程6×3-2X=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5解出来。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小结例3:解答例3,要先按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3.课堂练习。
  课本P10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七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2、练习二十七第2、4题。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题的第二、三行的四小题、第3题。
  课后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家教案——解简易方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