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7:4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P:23例题、P:24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看懂图中表达的数据,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会描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表示两组不同的数量。
  2、初步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判断。
  教具准备:绘制一张和P23例题内容相同的,放大的统计图,但折线不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P23统计表。
  2、提问:从这张表里你了解些什么?
  你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第一门市部1994年至2000年上缴利润的情况吗?
  3、实际画一画:
  如果只要画出第一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折线,请画出:
  二、新授:
  1、提问:现仍利用这张图画出第二门市部上缴利润数量的折线统计图,你打算怎样?
  2、讨论:(上述问题)
  3、画一画:让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描点、连线、标明图例。
  4、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用了几种不同的折线?每种折线表示什么?
  (2)回答P23~24的三个问题,并说说怎样看出来的?
  (3)让学生说说:根据折线统计图还想到些什么?
  5、小结:
  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一张折线统计图上同时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时,应注意些什么?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两组数量各自的变化情况,还方便对两组数量进行分析、比较。
  三、练习
  1、P24练一练
  2、练习四第1题
  完成题目中的两个问题
  看图后还想到些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P25-26,练习四第2-4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和同座在小学各年级第二学期的身高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两组数量各自的()情况,还方便对两组数量进行()、()。
  二、基础训练:
  1、P25第2题
  要求:(1)在课本上完成。
  (2)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P26第3题
  要求:(1)完成课本上的要求
  (2)补充:回答下列问题。
  王刚、李明谁投掷的情况较好?从中你还能得出什么信息?
  三、练习
  P26第4题
  要求:(1)将课前收集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表
  级别身高(厘米)姓名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完成课本P26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
  将本学期语文、数学前六次检测情况留心作统计,然后制成折线统计图,作自我分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