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7:4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内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学习例7
  (1)认识:“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2)出示书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逐一回答。
  (3)提问:谁能说一说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关系式?
  (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别表示两个表的内容。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关系。
  还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
  (5)教师作评讲并小结。
  (6)用图表示例7中的两种量的关系。
  指导学生描点、连线
  观察:在表里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是一条什么线?A点表示什么?B点呢?
  在这条直线上,当时间的值扩大时,路程的对应值是怎样变化的?时间的值缩小呢?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右表。
  3、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异同点)
  由学生比、说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2、P49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正、反比例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
  P49第2题(1)(4)(5)(6)(9)
  六、课后作业
  1、P49第2题(2)(3)(7)(8)(10)
  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分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