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7:35

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扩大1000倍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5×1050×10
  5×100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45.30.7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5×100=504
  5.04×1000=5040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板书0.351千克=()克
  (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351乘1000,计算0.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三位。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课堂作业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游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