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3
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新数学读本第64页)教学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
3、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4、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
教学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
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
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
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
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初步了解其中的奥妙。
二、新课展开:
1、出示观察与交流第1题:
请你认真观察:
问:你看到什么?
你能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同桌交流各自的方法和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
教师:指定图中的某一位置问:小猪的家在这个位子你能不能把它记录下来?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更简单的记录方法吗?
引导学生用(A,B)表示位子的方法。
2、出示观察与交流第2题:
请你说说位置(2,3)中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3)和(3,2)有什么不同
?
3、出示观察与交流第3题:
4、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
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
(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
(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
3),“3排6号”该怎样表示?
小结:
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要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
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
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5、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与应用1、2、3
做后进质疑问难。
四、拓展应用:
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
出示杭州市地图:你能介绍我们学校的所在的区域吗?
课堂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
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
雄杨利伟的。
智力游戏(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数学读本》四下第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摆动正方形(正三角形),初步体会正方形(正三角形)边长与正方形(正
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正方形(正三角形)总个数是正方形(正三角形)边长的平方。
2、通过多种学习材料的观察、猜想、验证等,渗透这一类题的共性,部分学生能体会
到:大正方形(正三角形)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摆出一个或几个较大的正方形.
摆好后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发现?
(正方形总个数是正方形边长的平方。)
问:如果最底下一层摆10个小正方形,要摆成一个大正方形需要几个小正方形?
如果最底下一层摆20个小正方形,要摆成一个大正方形需要几个小正方形?
如果有64个小正方形能摆成边长是几的大正方形?
如果有225个小正方形能摆成边长是几的大正方形?
如果有8个小正方形能摆成边长是几的大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2猜想验证,自己规律:
教师出示一些小正三角形,要求摆出大正三角形.
最下面一层摆2个3个4个
各需要多少个小正三角形?
学生猜一猜,说明理由,上来摆一摆验证
讨论研究:你是怎么想到的?
说说规律:大正三角形中小正三角形总个数是大正三角形最地层小三角形个数的
平方。
3练习巩固,应用迁移:
(1)学生独立练习第2题
反馈交流。
与上面两题进行比较异同点.
(2)适当拓展。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一样的小立方体,摆出一个或几个较大的立方体.
摆好后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发现?
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大立方体中小立方体的总个数等于最地层第一排小立方体个数的立方
4谈谈学习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怎样学习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