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7:13

四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八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会分析图中的信息以获取正确的解题思路。
  2、学生在体验、感悟、反思中认识画图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并形成画图和识图的技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6号学习画图纸、一张长方形的纸片。
  教学过程:
  师:老师上街买东西花掉100元,单位又发给我100元,我的钱有变化吗?
  过渡: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现象,请关注!
  猜
  呈现:(1)一个长宽不等的长方形,小芳想把长增加2厘米。
  小军想把宽增加2厘米。
  师:小芳认为她增加的面积大,小军不服气:“我增加的面积才大呢!”
  你们猜,谁的做法增加的面积大呢?
  (小芳小军)
  师:我不相信!你们想什么办法证明呢?
  (设数,画示意图)
  呈现:(2)
  师;什么叫长增加?什么叫宽增加?用手势告诉老师!
  呈现:(3)
  师:观察这两幅图,长方形的长增加时宽有变化吗?宽增加时长有变化吗?呈现(4)
  呈现(5)
  师:涂色部分表示什么?一眼看出谁的做法增加的面积大?
  (小军)
  小结:看来画图是个好办法!
  质疑:奇怪!同样都是增加2厘米,为什么增加的面积不一样大呢?
  (2厘米乘宽2厘米乘长)
  小结:什么决定了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做
  呈现(1)
  通过折一折的方法能使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减少12平方厘米吗?
  师:拿出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的方法能使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减少12平方厘米吗?
  1、学生小组研究教师参与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折的?
  2、实现小组汇报
  师:①经过你这么一折,原来长方形的长怎么样了?面积呢?
  ②长减少了几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评价(略)
  ③还有不同方法吗?你是怎么思考的?
  呈现(2)
  师小结: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长减少,什么是宽减少。很好!
  画
  呈现:(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3厘米,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师:谁会计算?
  生:3×2=6(平方厘米)
  师追问:为什么用3×2呢?能用个好方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来吗?
  生:画图
  师:使用1号图,在画的时候要注意5厘米、3厘米、2厘米之间的长短关系。
  师:画好后把相应的数据标出来,给增加的面积涂色。
  呈现(2)
  师:想看一下老师画的吗?
  师:从图上很清晰的看出增加的面积怎么算?
  生:2×3=6(平方厘米)
  小结:画图真是个好办法!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寻求对策
  呈现:(1)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3米,这样花圃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思考一下,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王红和李明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会儿小红就做出来了。
  呈现:(2)王红
  师:可是小明不理解
  呈现(3)
  李明
  师:选择2号图请大家独立的画一画,在相应的位置标出数据。
  1、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画图,及时补充。
  师:怎么样?结果是多少?(48平方米)
  师;谁上来指着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组里说说
  4、汇报并板书
  18÷3=6(米)
  8×6=48(平方米)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18÷3×8(综合算式)
  师小结:看来不但要会画图,而且还要学会分析图中的信息!
  看
  AB
  师:蓝色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呢?
  观察B图,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挑战
  师:老师要对你们发起挑战!敢接受吗?
  呈现:(1)李镇小学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读完题首先想到要干什么?
  生:画图
  师:感觉找到了!
  1、生选择3号图独立的画一画,教师巡视。
  师:果然出现了3种画法:
  师;三幅图选择哪幅图可以算出试验田的面积?
  师:为什么第一幅图不行?第2幅图呢?
  板书:48÷6=8(米)
  48÷4=12(米)
  12×8=96(平方米)
  小结: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通过画图就显得简单多了,画图的作用大吗?
  练
  呈现(1)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面积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面积多少平方米?
  师: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减少5米该如何画。
  1、生画图
  演示:
  师:指一指图中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2、独立解答
  3、汇报板书:
  150÷5=30(米)
  20-5=15(米)
  30×15=450(平方米)
  或150÷5×20-150
  过渡:小营村还有一个鱼池,想了解吗?
  呈现(2)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9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3米,这样鱼池面积减少了50平方米,现在鱼池面积多少平方米?
  师:画图观察好不好?
  演示
  师:会解答吗?
  1、生解答
  师:怎么样,有什么困惑吗?如果有就说出来!
  师:你可以猜一猜
  2、生猜想
  再演示
  列式:9-3=6(米)6÷3=22×50=100(平方米)
  或:9÷3×50-50=100(平方米)
  小结:看来不但要会画图而且还要学会观察!
  选
  呈现(1)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草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10米,宽增加8米,操场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80平方米2880平方米1280平方米880平方米
  师:到底答案是什么?想什么办法说明理由呢?
  生:画图
  1、生独立画图
  2、教师及时掌握学情
  分别展示学生的几种视角:
  师:你是怎么看的?
  师:今天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生:画图
  师:画图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图
  谈
  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隔离万事休.
  --华罗庚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