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7:11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例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说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吗?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在比较两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时,重点要引导他们根据两条折线的走势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做出判断。
  2、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看图回答问题,从中得出以下分析结果:拥有电话的家庭用户在1998-1999年间增长最快,拥有电脑的家庭户数在2002-2003年增长最快。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从2001年起这个班所有的家庭都已经拥有电话,而到2003年大部分家庭也已经拥有了电脑。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快的。
  3、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根据统计图里的数据,开始看到水仙花的芽和根分别是第8天和第4天。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较慢,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迟,
  激发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
  4、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横轴表示的是飞行时间,纵轴表示的是飞行高度。
  看图回答三个问题,了解这两架航模飞机的飞行状态。
  5、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两组数据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根据统计图右上角的图例正确选择实线或虚线表示相应的数据。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评点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技巧。
  在通过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时,认识到这两个城市气温变化情况正好相反,并产生了解这种现象原因的心理需求。
  三、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1、阅读“你知道吗”:结合分析第6题时产生的“为什么气温变化情况正好相反”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上海和悉尼的气温为何相反,再组织适当的交流。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