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6:34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果园预算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能对自己得到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合理的解释。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苹果,把课本35页的信息写在小黑板上;每小组学生至少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由水果之王引出苹果。让学生估计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几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说一说1千克苹果多少钱。
  教学环节
  二、解决问题
  1.    解决装箱问题。
  (1)教师谈话,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果园收入预算。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全班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计算的结果。要给各组充分表达自己不同想法的机会,把各组的解题方法贴在黑板上。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2.    收入预算。
  (1)提出帮助张明强叔叔预算收入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有关信息,重点理解“每6千克大约要损耗1千克”是什么意思。
  (2)提出“小组合作,按批发、零售两种
  教学环节
  方式预算果园收入”的要求。
  (3)交流各组果园收入预算的方法和结果。
  3.讨论预算的结果
  教学环节
  教师提出:零售为什么收入多?零售收入多一些是否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做出解释。
  四、活动延伸
  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估计一个苹果有多重,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开始新课,既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复习,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
  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和问题,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弄清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共享合作学习的成果,获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具体问题的
  设计意图
  讨论中,能对计算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数学与生活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把课堂引向生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思想。
  师:同学们,有一种水果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学生回答出:苹果。
  教师拿出苹果。
  师:看老师拿的这个苹果,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这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请几个人估计,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拿的苹果有160多克。
  师:几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6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因为,1个苹果重160多克,6个苹果就重960多克,960多克可以说约重1千克。
  师:谁知道1千克苹果多少钱?
  学生回答:
  教学预设
  ●1千克苹果1元5角。
  ●1千克苹果2元5角
  师: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1千克苹果大约3元钱。一个果园的苹果能卖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帮果农张叔叔来做一个果园收入预算。
  板书:果园收入预算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35页,请看图并读一读文字,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张叔叔要我们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生1:张叔叔和阿姨准备摘苹果。
  生2:我了解到张叔叔的果园里有48棵苹果树,每棵树大约有720个苹果。
  生3: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4:每个纸箱能装15千克苹果。
  师:下面,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的问题”,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师:各组把你们小组的看法和计算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先算48棵树一共收多少个苹果,再算这些苹果有多少千克,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教学预设
  720×48=34560(个)
  34560÷6=5760(千克)
  5760÷15=384(个)
  ●先算每个包装箱能装多少个苹果,再算这些苹果有多少千克,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15×6=90(个)
  48×720=34560(个)
  34560÷90=384(个)
  ●先算每个包装箱能装多少个苹果,再算每棵树上收的苹果需要多少个包装箱,最后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15×6=90(个)
  720÷90=8(个)
  48×8=384(个)
  ●先算每棵树上收多少千克苹果,再算每棵树上收的苹果需要多少个包装箱,最后算一共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720÷6=120(千克)
  120÷15=8(个)
  48×8=384(个)
  ●先算每棵树上收多少千克苹果,再算48棵树一共收多少千克苹果,最后算需要多少个包装箱,算式是:
  720÷6=120(千克)
  120×48=5760(千克 )
  5760÷15=384(千克)
  学生想到的几种方法,在黑板
  教学预设
  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帮助张叔叔解决了用多少个纸箱的问题。张叔叔特别高兴。他还特别想知道这些苹果能卖多少钱,我们帮叔叔做一下预算,好吗?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教材上的4条信息。
  师:小黑板上是张叔叔提供的有关信息。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1:一棵树一年的管理费用需要22元。
  生2:买一个空纸箱要花3元钱。
  生3:批发一箱苹果卖30元。
  师:批发是什么意思?
  生4:批发就是每次卖出的很多,比如一次卖很多箱。
  生5:零售每千克苹果卖3元。
  师:知道括号中“每6千克大约损耗1千克”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果说不清,教师给予解释:零售时,由于称的次数较多,每次多称一点。再有,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有的苹果可能烂掉。所以,刚收的苹果到零售完时,平均每6千克就要减少1千克。也就是现在的6千克只能收回5千克苹果的钱。
  师:好!现在请小组同学合作,
  教学预设
  按批发、零售两种方式预算一下,张叔叔的果园收入有多少元。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做的预算给大家汇报一下?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有:
  ●批发
  先算384箱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再算48棵果树的管理费需要多少钱,然后算384个包装箱要花多少钱,最后算出今年苹果的收入,算式是:
  30×384=11520(元)
  22×48=1056(元)
  3×384=1152(元)
  11520-1056-1152=9312(元)
  ●零售
  先算这些苹果损耗多少千克,再算可以卖掉多少千克苹果,然后算这些苹果能卖多少钱,最后减去买纸箱和果树管理费用,得到苹果的收入。
  5760÷6=960(千克)
  5760-960=4800(千克)
  4800×3=14400(元)
  14400-1056-1152=12192(元)
  教师把学生的方案贴在黑板上。学生还可能出现其他预算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观察大家做出的果园预算结
  教学预设
  果。批发:9312元;零售:12192元。谁能解释一下:零售每6千克要损耗1千克,为什么收入多?零售收入多一些是否合理?
  学生可能会说:
  ●零售虽然每6千克损耗1千克,但是零售的价钱贵。零售6千克收回5千克的钱是15元。而批发每千克2元,6千克才12元钱。
  ●零售多卖一些钱是合理的。因为存放时需要人管理,用冷藏室、用电等。
  师:今天咱们运用数学知识帮助张叔叔解决了难题,大家表现得很棒。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地解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果园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