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6:3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1,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3、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及挂图
  一、复习引新
  L、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一组事先收集的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出现的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些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出示P76的扇形统计图。
  提问:
  (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
  (3)从这个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揭示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并强调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的是总数量,圆中的各个扇形表示的是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说明:我国国土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可以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后,可启发学生把算出的各类地形面积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960万平方千米,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2、小结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3、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书上的前2个问题。指名口答结果。最后提问回答。
  4、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在班级里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十五第2题
  组织学生交流。
  3、练习十五第3题
  可利用中国地图先让学生说说我国这几个海域的大体位置,再让学生对照统计图说说体会。算出各海域的面积后,也可让学生通过求和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课前思考:
  本节课我打算抓住学生爱上网的特点,事先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出与生活有关的扇形统计图,在课堂上展示。把它作为教学素材,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以小组竞争的形式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数学”,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数学活动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附: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作用: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制作:
  1以知单位一,求出各面积占单位一的百分率(分率).
  2用360(圆的度数)乘求出的分率,求应画角的度数.
  3画一个圆.
  4用量角器量出角度画半径.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让学生上网查找出与生活有关的扇形统计图,在课堂上展示。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经自学了扇形统计图了,对它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从自己搜集到的扇形统计图,获得了什么信息?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思考,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浓厚,积极性很高,感觉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1、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与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独特的作用。2、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生活中选择数学无素,会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3、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围绕某一问题展形讨论,学生会相互补充,产生各种灵感和火花,在讨论中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
  课前思考:
  正如组内老师所说的,扇形统计图主要反映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用百分率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这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完全不同。要区分它们的异同。
  扇形统计图也是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所以在教学时,要与百分数问题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绘制统计图的要求在现在的教材中已经不作基本要求,但我和潘老师有同样的感觉,是否结合简单的数据,让学生理解制作的步骤与过程,这样也有助于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课后反思:
  单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说,知识点很简单,但看了其他老师补充的关于圆心角这一知识点感觉很受益,自己了解的知识太少了。总得来说本节课学生掌握得不错,知识点相对而言也很简单。但让学生判断练习十五第1题哪一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第二种搭配合理。问其理由,学生竟然说第2种食物搭配荤菜多,自己也比较喜欢吃荤菜,想想学生也是很可爱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