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6:0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
  第8页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对策:
  提供基本题和拓展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准备:
  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8.2X-7.4=9      2X+52X=162
  32+6X=50      10.5X-7.5X=0.9
  学生独立解答,投影四位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及时讲评,学生集体订正。
  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第8页第5题)
  (图略)学生独立思考后列方程解答,然后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解题情况,互相评价。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8页第6-10题)
  (1)第6题。
  学生独立思考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
  (2)第7、8、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指名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列出的方程,教师及时评价。
  将第7、8、10题与第6题进行比较,请学生说说两题的分析和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
  (3)第9题。
  提问: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量关系?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较简便?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二、拓展练习
  1、小明的储蓄罐里一共有87.5元,都是1元和5角的硬币。如果1元硬币的枚数是5角硬币的3倍。1元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学生认真读题后思考题中的数量关系,请学生交流。
  在理解数量关系后组织学生正确列出方程并解答。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及时讲评。
  2、甲、乙两车队共有汽车180辆,因运输任务需要从甲队调30辆支援乙队,使乙队的汽车正好是甲队的2倍。问甲、乙两队原有汽车各多少辆?
  启发学生:两个车队的汽车总数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数量关系式为:甲车队汽车辆数+乙车队汽车辆数=180辆,然后再思考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两个未知的数量。
  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交流情况。
  3、书上第8页的“思考题”。
  在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解决本题。
  三、全课总结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本课练习情况,互相评价学习情况,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第8页第5、6、8、9题。
  课前思考:
  觉得孙老师补充的练习有些难度,我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只保留部分题目,大部分没有采纳.
  我的教学思路如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第8页第6----10题。
  学生独立思考数量关系,口头列出方程,不解答。
  二、拓展练习
  1、书上第8页的“思考题”。
  在学生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解决本题。
  2、补充:列方程解下列题目。
  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千米的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经过几小时相遇?
  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千米的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经过2小时相遇,那么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他们在离中点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4、一个停车场有24辆车子,汽车是4个轮子,三轮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汽车有几辆?三轮车有几辆?
  重点分析指导第3、4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第8页第6---10题。完成配套补充练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整理与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