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5:08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练习课 (第3教时)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区别“错误”与“误差”
  1、画一个角,量一量,比如:在30 o~40 o之间
  指出:当发现这个角不是正好几十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误差,像这个角,可以说成35 o或是34 o、36 o,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都能算对。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比如明显觉得在30~40之间,却说成是四十几或是二十几度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看成了140~150之间,写成了145 o。这种错误在于看错了内圈和外圈,可以用锐角或钝角来很快地判断
  2、把刚才画的角改成一个三角形
  指出:正如刚才所说,在测量的时候是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那像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角都有一两度的误差,在最后算三个角的总度数的时候就回有更大的误差,比如:35 o、50 o、90o,加起来就是185 o。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应该是180 o的,这就不对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再找一找,怎么会多出来了5 o,然后再调整,最后算得的结果只能是180 o。
  二、正确测量:
  1、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并量出各角的度数(p.20第6题)
  分别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再说说每个角的正确的度数
  2、大家动手量,分别指名说说量得的度数(p.20第4、5题)
  3、生活中很多物品上也是有角,请大家找一找,量一量(p.20第7题)
  适当补充:滑滑梯的角度是40度,这个角度更适合一个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我们后面会带大家做实验,研究不同的度数对物体下滑各有什么影响
  跷跷板上有两个角,这两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
  4、先估计队旗上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量一量
  指出: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误差,但在制作的时候,它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三个角的度数:90 o、55 o、110 o。
  5、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化3条(画一画);
  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学生动手试)
  5个点呢?(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比如:每个点都会有4次机会,5个点就会有5个4次机会,但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可以用5×4÷2=10来算
  抽象:点子数×(点子数-1)÷2=线数
  用这个规律,算一算6个点的情况。
  自己补充一题,算一算能画几条线。
  交流。
  6、介绍放风筝,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三、测量并设疑
  1、观察第21页第8题的四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边都一样长,角越来越大,角也一样大……)
  动手量一量,说说每个图形的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正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么?
  (三角形三个角的总度数是180,180÷3=60)
  正方形每个角是90度,五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110,六边形每个角是120
  补充: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360÷4=90
  说明通过计算,同样能得到每个角是90度
  考考大家,用分割成三角形,再算一算的方法,我们会检查出后面的图形中有的角是有误差的。看谁爱动脑,课后可以试一试。
  课前思考:
  虽然说本节课的重点是测量角的练习课但是其中的知识点还是非常丰富的,(1)弄清误差和错误,学生在实际测量角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差,有时也会为1度和半度争论不休,为此老师很有必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让所有学生达成共识。(2)集中训练学生熟练测量角的大小,并通过测量理解三角形,正方形等的内角之和。(3)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教的大小。(3)经过点来画直线是属于延伸题,需要同大量的例子,从一个个特殊例子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
  教后反思:
  今天这堂课主要是对昨天学习的角的度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从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测量角的度数还是有许多问题,很多学生在测量时由于做的不够仔细,65度的角可能变成66度或64度,甚至变成60度或70度。看来还需要对一些学生在强调一些细节。
  课后反思:
  小宋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我班也存在,甚至更加突出,由于粗枝大叶造成的错误外,还有部分学生内外刻度没有仔细看.更有位数不下十位学生至今量角器还不知道如何放置颠颠倒倒.
  最为严重的是在测量一些图形中的角,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由于角的方位不同,大小不是整度数,但是一些图形他们的内角和是有确定的度数.学生测量的结果误差更大.看来还得训练并个别指导!!
  这是一堂练习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没有投影仪,还是有部分学生,方法不到位,顾此失彼.量角器位置摆放不准确。量多边形上面的两个角学生更难。放学时每班都有几个手把手的教,稍有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练习课 (第3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