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4:37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教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直尺、圆形纸、彩笔。
  【课前游戏】:
  1、IQ题。
  (1)毛毛很怕打针,但今天医生替他打针时,他觉得屁股不痛了,为什么?
  (2)一只山羊,在它的左边放一块牛肉,在它的右边放一块鱼肉,请问它会吃哪一块?
  2、玩相反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0分钟)
  1、师:林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
  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
  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3分钟)
  (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
  (3)生1:1÷4=0.25(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
  (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5)师:请同学们拿着你们手上的圆,自己说一次分的过程。
  (6)补充练习: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看谁学得最棒,老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平均分给7个人呢?(师提问时指着板书说)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7)引出课题。
  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2。(7分钟)
  (1)把例1变例2。
  师:刚才老师带了1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4个人,今天我们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请问你愿意带1个蛋糕来吗?(生:愿意),你呢?你呢?好,现在有3个蛋糕。
  教师在四人小组身边说完后,先改正板书,再用课件出示3个蛋糕。
  师:现在将他们带来的3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怎样列式呢?
  生:3÷4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生:3÷4=(个)(板书:(个)?)(?号用红色粉笔板书)
  师:大家的猜想都是这样吗?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分一分,剪一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9分钟)
  (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
  (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14分钟)
  生1:一个一个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每人可分得3个个蛋糕,就是个蛋糕。
  (学生汇报分时,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听请学生的汇报,特别是“平均分”三字,教师订正时注意把圆摆正。)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非吗?对,这个小组1个1个地分。其它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三个蛋糕的,相当于一个蛋糕的,就是个蛋糕。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非吗?对,这个小组很聪明,三个一起分。
  生3:先把2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得4个个蛋糕,再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个和个蛋糕拼在一起,就是就是个蛋糕。
  生4: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个蛋糕,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个个蛋糕,就是个蛋糕。
  (教师不可重复学生的汇报,注意引导)
  (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师:刚才两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种方法:一个一个地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每人可分得3个个蛋糕,就是个蛋糕;第2种方法: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每份占这三个蛋糕的,相当于一个蛋糕的,就是个蛋糕。
  师:全班齐读这句话。
  生:3个蛋糕的,就是1个蛋糕的。
  师:其实3个蛋糕的,就是个蛋糕,而1个蛋糕的也是个蛋糕。(师指着投影说)
  (6)师:通过我们的合作,证明这个同学的猜想是对的。3÷4=(个),但要记得答数。
  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中的填空并指着例2的过程图说一说分这3个蛋糕的过程。
  (7)补充练习: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出2道题考考大家,把5个蛋糕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生口答:5÷7=(个)。
  师:如果把7个蛋糕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学生口答:7÷9=(个)。
  (分别请2名学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3、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20分钟)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请独立观察思考。
  (2)师:请同位交流。
  (3)学生同位交流讨论。
  (4)生汇报。
  生1:我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让学生拿着棒指着黑板的数字说)
  (学生能够说出“相当于”教师要表扬,学生没有说出“相当于”,教师待学生说完后订正)
  师板书:相当于。
  师:再请1个同学说一说。
  生2: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学生汇报时教师划线,板书时把第2、3组算式往下移)
  (5)师小结: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板书)
  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什么?
  生: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师在板书上把另一端箭头补上)(激励)
  (6)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
  生:,b≠0(师板书:)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在b不能为0。
  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对,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师板书b≠0)
  4、质疑问难。(24分钟)
  (1)师:请同学们看课本65和66页,画出重点知识,再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生1:如果商是整数,可不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哪位同学能帮助一下这位同学?
  生:可以,但我觉得用整数表示比较合适。
  师:对,像8÷4,它的商可以怎样表示?(板书:)
  (3)生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知道?
  生: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运算,而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你真棒,掌声鼓励。我们在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要用“相当于”来说。
  (教师不要问:懂吗?)
  (4)生3:如果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应该怎样表示?
  师: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生:同样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比如9÷7,商应该用表示。
  三、扎实训练,活用新知。
  1、课本P66做一做:第1题。(27分钟)
  (1)师:刚才同学们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们共同分享,同学们都很团结,合作。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有什么生日愿望呢?
  生:我希望得到很多不同的礼物。
  师:现在这里有4份礼物,我们先看看第1份礼物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完成66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学生在课本中独立完成。
  (3)师指名回答。(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
  (4)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仿照这3道题,自己写出几道等式。
  (5)师:请同位互相检查,选其中1题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6)用钥匙打开礼物。
  2、课本P67练习十二:第1题。(31分钟)
  (1)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打开第2份礼物,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课本P67页练习十二第1题。(课件出示)
  (2)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题目。
  (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4)师:如果现在有2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每个袋重多少千克?(课件出示)
  生:2÷3=(千克)(课件出示答案)
  (5)用钥匙打开礼物。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33分钟)
  (1)师:同学们真棒,让我们再看第3份礼物,先看看这道题。
  (2)课件出示题目: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1、9÷16=()
  2、=13÷10()
  3、把4块月饼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块月饼。()
  (3)学生抢答,及时订正。
  (第2小题,判断后改为正确的)
  (第3小题,判断后要求说出正确的一句话)
  (4)用钥匙打开礼物。
  4、综合练习。(37分钟)
  (1)师:现在打开最后1份礼物,其实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呢!(课件出示)
  (2)出示题目:
  小明和小红都用包装带包装礼物,小明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而小红用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谁用的包装带长一些呢?
  (3)教师指名回答。
  (4)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把3米长的包装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就是米,而把1米长的包装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也是米,所以两个人用的包装带是一样长的。
  (教师不要问超过2个人,第2个学生答不出师就引导)
  (5)教师课件演示小结。
  (6)师:每个同学自己说说这句话:3米的与1米的同样长。
  (7)用钥匙打开礼物。
  四、全课总结,拓展新知。(39分钟)
  1、师: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学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要求学生具体说)
  师:今天我们跟你庆祝生日,你感觉怎样?
  2、师: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样?你觉得同学们的表现怎样?你觉得老师表现怎样?课堂上你高兴吗?
  3、唱生日歌。
  五、时间调控性练习:课本P67:练习十二第2题。
  六、板书设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