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4:3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六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看看哪些同学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计算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5/6÷(2-1/3)    3/4×8/9+3/4÷9   5/6-7/12×15/14
  84×(5/12-2/7)   6÷6/7+6/7×1/6    ÷9/4
  1.男、女生各选一组题目进行计算比赛,待大多数学生完成时请六名学生板演。
  2.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然后结合板演进行讲评,要注意分析哪些情况适合简便计算以及运用了哪些简便方法。
  3.同桌学生互相检查计算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正确率。
  三、解决实际问题
  (一)练习十六第12题。
  1.学生读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后先与同桌交流。
  2.提问:“5/8米”与“1/4”在题中表示的含义有什么区别?“用去1/4”与“还剩1/4”的含义各是什么?
  3.比较这两小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请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小结。
  (二)练习十六第1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
  2.请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并突出比较两题中的“节约了1/8”与“节约了1/8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及时评价。
  (三)练习十六第14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
  2.请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及解答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将两小题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补充练习
  1.修路队要修一段36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9,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两周一共修路多少米?
  2.(1)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1/3,还剩多少升?
  (2)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1/3升,还剩多少升?
  (3)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一些后还剩1/3,还剩多少升?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完成后进行交流,重点讲评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10-15题。
  课前思考:
  这是节综合练习课,使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其中第11题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尽管需要三步计算,但数量关系相对简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第12 题也是用一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与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对比,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第13题中的两小题里的1/8含义不一样,一个表示的是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另一个是表示的是具体的数量,因此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不同了。第14题让学生根据同组已知条件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相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课前思考:
  在本课教学时,我想采用先独立完成书上第11~15题,再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我想,这样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一些老师的提醒,特别是个别学习困难生,如果采用逐题讲评的形式,那么独立思考的成分会更少。
  组织交流时,第12题可以这样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两个1/4有何区别?在解答时有何区别?第13题也是一组对比题,关键是比较两个1/8的不同。
  课后反思:
  本课时内容主要以教材提供的为主,我适当补充了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题,主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课堂上,我及时结合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讲评,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可惜的是,很多错误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的。对此,很多学生并不以为然,这真让我感到有苦恼和遗憾。
  教材上提供的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难度不大,所以我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的第12、13题,并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具体情境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分析题目时要认真读题。
  课后反思:
  由于周四去太仓,将数学课调至周五,所以周五上了两节数学课,怕学生一天中有两节数学课,内容多消化不了,所以只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没有再另外补充习题。
  课堂上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完成,从课堂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这单元中与例题相似的分数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较好,但对题目语言表诉不同或一步、两步混合在一起的类型,还有些混淆。
  课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对稍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的不错,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不错。
  但班级中还有那么4个学生对“补充习题”的第2题还是不明白,对每题中的1/3到底对应的是哪个数量不理解。我想对于这几个学生只能在课外进行辅导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