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4:17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了解我们自己》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分组收集数据并且合理分段,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教学难点:数据的合理分段整理
  教学准备: 信息卡,练习纸、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互相了解
  师:仇老师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仇老师。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了解了老师,下面也该了解你们自己了。
  (1)师: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    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年龄:(  )岁
  生日:(  )月份
  参加(  )兴趣小组
  三、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整理。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5个主题牌: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师:请选择统计兴趣组的同学站起来。
  3、小组分工:
  师: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板书:收集数据。组长分配,2人一组,每组的第一排收集第一组数据,第二排收集第二组数据……
  现场采访:你们两人统计那一组的什么信息?
  提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合理分段、整理数据
  1、分段:
  师: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对数据分段整理。[板书:分段整理]
  出示:
  师:每个小组说一说应该怎样分段?
  生1:找出全班身高的范围,分成几段。
  师:体重的分段方法与身高相同。
  生2:生日按出生的季度分段。
  生3:年龄按岁数分段。
  生4:兴趣组按组来段。
  2、整理:
  师:分好段可以整理各段的数据。
  提问:用什么办法整理出各段人数的?[用画“正”方法统计]
  要求:请收集数据的同学读出数据,由组长画“正”统计,统计在统计图表的对应各段的下面。其他同学帮助检查核对,比一比哪组最快?
  3、制作统计表:
  请各小组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 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 2周岁-12周岁 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 票价的 半 票 全 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了解我们自己》实践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