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3:48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算。
  2、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精神,同学间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苏果超市吗?你们去过森林超市吗?想不想去看一看?小熊开了一家森林超市,它想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呈现画面:①森林超市 ②招聘广告]
  (2)师:小兔、小猪看到广告后,前来应聘。
  [呈现画面③]
  (3)师:小熊决定进行考试,择优录取。小熊还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活动,你们愿意吗?
  1、第一轮比赛开始了:森林俱乐部准备召开小动物运动会在本超市购买了
  [呈现题一]:④□□□□   □□□□
  每副15元   每个3元
  ①小猪和小兔都很快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算得吗?
  汇报生成:15×4+3×4    (15+3)×4交互呈现算式
  =60×12      =18×4
  =72(元)      =72(元)
  这是小猪算出的结果,小白兔说:我和它算得方法不一样,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算的?(点另一种方法)
  ②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算法不同,但得数相同)
  ③每种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结果相等,我们可以怎样连接这两个算式?
  ④板书:(15+3)×4=15×4+3×4
  (4)师:第一轮比赛小兔、小猪表现的怎么样?
  2、第二轮开始,请听题:
  [呈现题二]森林俱乐部为裁判员买了5套运动服(小熊读题,大家理解题意)
  品名
  单价
  数量
  上衣
  55元
  5套
  裤子
  45元
  请你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
  ①小熊题目刚讲完,小兔一口报出了它的结果,小猪却算了解很长时间,同学们,你知道小兔是怎样算的吗?它为什么算的那么快?
  小猪委屈地说,其实这种方法我也算出来了,我还用了另一种方法在算了呢?另一种方法是什么呢?
  汇报生成:小猴:(55+45)×5    小猪:55×5+45×5
  =100×5             =275+225
  =500(元)          =500(元)
  ②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计算方法不同,结果相等)
  ③这两个算式能不能用一个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49+51)×5=49×5+51×5
  3、下面举行第三场:请听题:(小熊读题)
  [呈现题三]
  小熊:森林俱乐部又买了8辆独轮车和8辆滑板车
  品名
  单价(元)
  数量(辆)
  独轮车
  50
  8
  滑板车
  125
  8
  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①这次可是小猪先抢答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的吗?小兔又是怎样算的?
  ②汇报生成:小猪50×8+125×8   小兔:(50+125)×8
  =400+1000            =175×8
  =1400(元)         =1400(元)
  ③再次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相等)
  ④板书:(150+125)×8=50×8+125×8。
  4、同学们,小猪和小兔三次比赛的结果怎样?它们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小熊决定同时录用它们,它们工作可认真啦!
  二、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在小猪和小兔计算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三个等式:
  1、观察三个等式,每个等式都有几个数组合而成?(3个数)
  2、通过观察这几道等式从左边到右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3、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1)下面我们共同合作,验证一下
  谁能举出三个数。如:……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怎么表示?
  谁能根据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
  请你分别算一算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
  (2)下面请同座位合作来试一试:左边的同学任意找出三个数写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右边的同学再写出对应的算式,再分别算出结果,看是不是相等。
  (3)指名两组汇报,并板书:……
  (4)同学们想说的很多,这样的例子能举得完吗?板书……
  4、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举例同样验证了……(师生共同叙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5、你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吗?
  6、阅读课文:P88—8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