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3:26

上学的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8、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地画出具体情境中各种不同的行走路线,并会用字母和符号表示路线。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思维的周密性。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活动,能熟练地画出具体情境中各种不同的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探索不同的图形的路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D
  B
  A
  C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一起相处了六年了。有久的将来,你们将去高等学府,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吗?襄樊有二千八百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平时,你都去过哪些好地方玩过?(生答,师出示画面),去相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行走路线的问题。(出示课题)
  二、主动探究。
  1、出示例题插图(1)。
  2、学生讨论:从A到B有几种走法?
  师板书:ACBADB
  D
  B
  A
  C
  F
  E
  在图形的字母C和D右下角标上,表示到B点必须经过这两点,并且都只有1条路,因此从A到B有两种走法。
  插图(2)。
  师讲明要求:图中只能向上和向右走。
  讨论:从A到B又有几条路可选择呢?
  生各抒己见,师加以总结。
  板书:A→C→E→B
  A→D→E→B
  A→D→F→B
  师加以说明:要到B必须到E或F,从A到F只有一条路,它对应着从A经F到B的一条路。由(1)可知:从A到E有2条路,这两条路分别对应于从A到B的1条路,所以从A到B就有3条路。(并在字母C、D、F处标上1,在字母E标2,在字母B标3)
  H
  B
  D
  E
  F
  G
  C
  A
  插图(3)。
  学生讨论:从A到B有多少种走法?
  学生小组合作,师巡视,加以指导,再集体订正。
  2、观察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能看出各点所标数字与它的左侧和下方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其关系。教师在每幅图下面写了算式。
  D
  B
  A
  C
  F
  H
  K
  G
  E
  三、巩固交流。
  1、课本第19页第2题。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从A到B必须经过G和K,从A到K有3种走法,从A到G有3种走法,所以从A到B有3+3=6种走法。
  (标出每个点的不同走法,帮助学生理解)
  2、在下面的图中,从A到B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A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指导。
  四、拓展思维。
  下图中,从A到B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