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2:5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2.下面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1)时间一定,行驶的速度和路程。
  (2)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3.说一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4.引入新课。
  如果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反比例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出示例1某运输公司要运一批300吨的货物。让学生计算并完成填表任务。
  每天运的数量(吨)   1020304050……
  所需的天数         3015107.5……
  在本上填表,并观察思考能发现什么?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按学习正比例的方法观察表里内容,相互之间讨论,发现了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讨论结果得出:
  (1)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需要的天数随着每天运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
  (2)每天运的吨数缩小,需要的天数反而扩大,每天运的吨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反而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总是一定的。(板书: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一定)因为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都是300。提问:这里的30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的板书补充成:运的总吨数一定时,每天运的吨数和天数的积一定)
  2.教学例2
  出示例2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例1的方法,自己学习例2,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不变,当长发生变化时,长方形的宽发生变化吗?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3.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综合例1、例2的共同点。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例1和例2,说一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义。
  例1、例2里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什么关系的量呢?说明:像例1、例2里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迫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提问: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那么上面这种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板书:x×y=k(一定))指出:这个式子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x和y,y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乘积k是一定的。这时就说x和y成反比例关系。所以,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我们就用x×y=k(一定)来表示。
  4.具体认识。
  (1)提问:例1里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例2里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提问: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3) 判断。
  现在回过来看开始写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当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指出:根据上面所说的反比例的意义,要知道两个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只要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两种量变化时乘积是不是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时乘积一定,那它们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反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