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2:40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正比例的意义和判断例1、2;练一练;《作业本》第3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关系,掌握正比例的数学表达式,会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深入观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以及判断
  教学关键: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交流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总价、数量;
  (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幻灯出示:
  一列火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5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一个表格。)
  1、出示例1。(小黑板)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1)(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3)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
  师:我们对这种变化规律简称为“同扩同缩”。(板书)让我们再看一看,它们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时间和路程的比值又叫什么?
  生:速度。
  师:这个60实际是什么?变化了吗?
  生:这个60是火车的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路程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
  师:(指复习板书)这种关系式=速度,不论行驶几小时或行驶多少千米,速度都是60千米,这个速度是一定的,是固定不变的量,我们称为定量。
  师:谁是定量时,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
  生: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同扩同缩。
  师:对。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时,它们同扩同缩。我们看着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商是不是一定。
  (学生口算验证。)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扩大和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样的。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叙述一遍?
  (看黑板引导学生口述。)
  师:我们再看一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
  2、出示例2。(小黑板)
  例2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
  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幻灯)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是什么?
  (3)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
  (4)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
  (5)谁是定量?
  (6)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教学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4、如果表中第一种量用x表示,第二种量用y表示,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
  =k(一定)
  5、小结: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是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关系。所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抓住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商(比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时,才能成正比例关系。
  (三)巩固反馈:
  1.课本p75页“想一想”。
  2.幻灯出示题,并说明理由。练一练各题。
  (1)苹果的单价一定,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四)课堂总结
  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五)《作业本》第33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