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02:34

五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式
  3、新授
  1.估一估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算一算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重点教学加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计算的算理。
  口算。
  2/7+3/7=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5、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知识的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折纸
  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练习
  教学反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