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4:58:09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编写。内容包括: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二)、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除法、统计与猜测。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一数与乘法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二)乘法口诀
  1、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观察物体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分一分与除法
  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4、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5、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方向与位置
  1、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六)时、分、秒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体会它的实际意义。
  3、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出经过的时间。
  (七)乘法口诀(二)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在学习2~5的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乘法口诀。
  3、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八)除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除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九)统计与猜测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问题,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乘除法的含义与乘法口诀、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课时安排
  数一数与乘法 5课时 时、分、秒 5课时
  乘法口诀(一)10课时 乘法口诀(二) 7课时
  观察物体 4课时 除法 8课时
  分一分与除法 13课时 统计与猜测 4课时
  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5、重视学生教学过程的评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