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4:18:21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 22

  6.2搭积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 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1、 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    多      +
  拿走_块    少      -
  2、 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 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再拔5颗
  (2)14+5=19
  (3)14+5=19
  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
  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 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 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 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 课内作业p71
  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 ,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习惯,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3、 课外作业
  制作计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数加减两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