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2:00:11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0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词。
  3、初步明白认真思考,亲自尝试的重要性,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生字词的朗读书写。
  教学难点:初步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有关谁的故事?
  2、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课题?
  3、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读一读。
  一杯水鱼鳞哎呀
  往外漫他俩答案
  实验科学家试一试
  三、回答问题,初步理解课文。
  四、指导读通读顺。
  五、生字指导书写。
  六、作业。
  课本上描红。
  七、课堂练习。
  《习字册》上相应部分仿影、描红、临写。
  八、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生词。
  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道理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
  初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思考:
  科学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
  二、学习1-4自然段。
  1、朗读"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就不会往外漫。"这是为什么呢?
  看图,一个同学说了什么?另一个同学呢?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2、指导朗读。
  三、学习5-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
  玛丽亚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学生回答。
  3、有感情朗读。
  4、分角色朗读。
  反复诵读,深刻体会。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玛利亚到底是谁呢?请学生介绍一下。
  五、学习生字。
  学生自形分析字形,分别组词。
  六、课堂作业。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把它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2、课本上描红。
  3《习字册》上相应的生字仿写、临写。
  七、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小结。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明白、通顺的复述课文。
  2、复习巩固生字,能用有关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3、明白认真思考,亲身尝试的重要,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生字词的书写与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复述。
  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
  两个同学的回答
  科学家的回答
  三、同桌互相尝试复述。
  四、请学生复述。
  五、分角色朗读。
  六、学生生字,学生分析字形,并口头组词。
  七、课堂练习。
  1、用"如果……就……""只有……才……"造句。
  2、听写。
  3、课本上描红。
  4、《习字册》上的仿影、临写。
  八、课堂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