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9:46

《画杨桃》教学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
  3、书写点拨:
  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
  悉:上部不是“采”。
  二、巩固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3、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画杨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