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9:32

《燕子》教学设计三(2)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燕子》教学设计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