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9:31

《燕子》教学设计八(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课时:两课时
  板书设计
  样子所见
  燕子飞行
  (活泼机灵)停时所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检查预习情况)
  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谈话引入: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
  2、谁能背写春天的诗歌?
  二、认定目标:口头认定
  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齐读课题)
  三、导学达标:
  (一)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二)听录音,小声跟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反馈在自学中你认为生字该注意的地方。
  3.教师强调后,出示巩固练习。
  俊()拢()谱()
  峻()扰()普()
  (四)学生的说和挂图结合,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播放录音,集体跟唱《春天在哪里》。
  2.反馈课前活动《找春天》:你们在课文插图的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3.出示课文挂图,引导观察,训练顺序表达,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师导,这是一幅乡村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生述师板画)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
  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用"--"画出来。
  (五)
  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
  (1)小组内部交流看法。
  (2)集体反馈。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
  (3)教师归纳总结。
  a."蒙蒙"写出了春雨的独特特点。
  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春天色彩斑斓的世界。
  d.拟人句的使用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达标测评: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读的方式可多样,比较、个别、范读、男女比赛,以活跃课堂)
  五、总结:
  问: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六、作业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羽毛()的翅膀()的细雨
  ()的柳丝()的燕子()的天空
  2、比一比,组成词语。
  俊()拢()粘()
  峻()扰()沾()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4、朗读课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燕子》教学设计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