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9:10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三(2)

  一、学生交流互解,归纳整理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二、教师组织讨论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1)自读自悟课文
  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A、是谁拯救了它们?
  政府:读书第二自然段。
  人们:读书第三自然段
  一个小姑娘:读书第四自然段
  B、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三、学生分组学习
  (1)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
  (2)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四、全班交流,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一是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4)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出示: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
  五、总结,升华体会
  1.师述: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