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8:20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沉默”一词,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不说话)
  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可贵的沉默》。
  2.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这可贵的沉默?……)
  (二)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②一边读,一边思考: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③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大家交流。
  2.学生自学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
  ①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
  ②理解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自豪。
  神气十足:很得意。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迅速:非常快。
  索性:干脆。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四)再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沉默”一词,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不说话)
  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可贵的沉默》。
  2.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这可贵的沉默?……)
  (二)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②一边读,一边思考: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③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大家交流。
  2.学生自学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
  ①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
  ②理解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自豪。
  神气十足:很得意。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迅速:非常快。
  索性:干脆。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四)再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教学步骤: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9自然段
  1.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
  2.老师再读第9自然段,提问: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生日礼物,向你祝贺,或带你去郊游,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孩子的生日,父母总会记得,他们会祝福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快乐、学习进步……把爱倾注在你们的身上。
  (二)学习10~1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
  2.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老师在期待他们回答,可是他们此时,目光躲开了老师的眼睛,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们在想什么呢?
  3.“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孩子们沉默时自责自己的疏忽,老师轻轻地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孩子们积极地交流着自己的办法。他们要补救自己的疏忽。没有了骄傲的样子,没有了当时的神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5自然段。
  5.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
  (三)学习17、18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17、18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因为老师想让同学们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更希望让同学们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的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而且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3.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你们理解了吗?是怎么理解的?
  (四)再读课文,加深体会
  (五)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案点评:
  通过谈话导入课文的学习,以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沉默前加“可贵”又是什么意思?来引导学生看课题后想知道什么激趣。
  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感情朗读为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尤其对17、18两个自然段的理解。如“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学习这一课对学生的启发:使学生知道尊敬父母、爱自己的长辈是一种美德。
  探究活动
  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马上行动还来得及。你们不是刚学过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对了,快行动起来,我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提供给你考虑。请你制作一个爱心卡,把要祝贺的人物、时间及自己的打算列出来便于实施献爱心行动。
  爱心卡
  人物
  时间
  祝贺
  父亲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生日(   )
  写一封信
  母亲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生日(   )三八妇女节
  买一束花
  爷爷
  送一张贺卡
  奶奶
  送一勺祝福话
  ……
  老师
  教师节(9月10日)生日(   )
  送一包茶
  同学
  新年      生日(   )
  自制小礼物
  表格也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一月有谁、具体什么时间需要何等方式祝贺;二月……
  除上述内容外,还可以设计其他的爱心行动。如:几月几日为班集体做XX事;几月几日帮XX同学做XX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