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7:28

《西门豹》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义。
  2、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3、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确定专题。
  1、引入: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妙为民除害)
  2、确定专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二、梳理内容,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1、巧妙2……”)
  2、四人小组研究: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三、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四、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泊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1、四人小组起立,小组长主持汇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有补充吗?)(板书:救姑娘、投巫婆)
  2、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1)“不漂亮”: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为什么要说新娘不漂亮?
  (2)“麻烦”:“麻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3)“河伯不会满意的”西门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吗?
  (4)“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说明巫婆已经淹死了。
  3、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1)救出新娘;
  (2)惩治巫婆;
  (3)破除迷信;
  (4)教育百姓。
  4、当时,西门豹会怎样说这几句话?谁来学西门豹?你觉得他的朗读怎样?为什么?(朗读引导:三个“不”读得坚决,“麻烦”、“漂亮”等词语得稍客气又含有命令口气。)
  5、教师评价:你们抓住了西门豹的语言读出了话外之音,读懂了西门豹惩治办法的巧妙,真不错!
  6、迁移:像这样,西门豹巧妙的话还有很多。你们读懂了吗?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另两次语言:[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官绅头子)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官绅)
  (1)逐句朗读,体会心情,为什么这样读?(随机理解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2)比较西门豹的两次语言,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A、“麻烦”到“请”,从有商量的口吻到命令的口气,重话轻说,轻话重说,巧妙之一。
  B、从“催一催”到“催催”和“到”。“!”看出西门豹说话的语气越来越急,急话缓说,缓话急说,巧妙之二。)
  (3)有感情地朗读。
  五、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片断欣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门豹的精彩片段。(观看录像)
  3、交流激情: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许多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他们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4、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板书设计:
  巧妙
  救新娘假话真说
  投巫婆直话曲说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重话轻说为民除害
  吓官绅缓话急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门豹》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