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7:08

《剪枝的学问》课时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
  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剪枝的学问》课时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