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6:08

《荷花》教案

  一、教材内容说明:
  《荷花》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1、体会荷花的美,了解“我”以为自己是荷花的原因是荷花太美了。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三、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四、教学思路与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提问,
  教师:“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学生: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
  (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作随机点评,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读,组词,读生字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教师:“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学生读,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教师:“请你说说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
  (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教师:“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
  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汇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相应点拨。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生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体会。)
  教师: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美、可爱
  教师: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学生:三种。(半开、全开、含苞)
  教师:这几种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美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注意读出荷花的美丽可爱。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教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地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
  板书:
  叶挨挨挤挤
  荷花{半开
  花{全开
  含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荷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