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5:52

《少年王勃》简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
  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名,也具有一定的才气。)[
  指导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2)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有感情地读第2句。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自读第4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指名说)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
  讨论交流:指名说。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4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了解他平时会很好学,并且善于表现自己,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三、教学生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搜集象王勃一样的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的人。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才思敏捷、下笔成文
  教学反思
  以问题“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争论与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疑问中讨论,在讨论中朗读,在朗读中解疑。我突然发现有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老师要做的只是适时地“煽风点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年王勃》简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