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5:08

《草》、《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资料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对话平台
  (一)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二)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四)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三、练习
  1、填空。
  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   )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 烧荣 菜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四|、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对话平台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
  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
  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
  人情感,培养语感。】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二、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
  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
  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
  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
  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四、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
  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 ,在互相学习、
  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
  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
  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
  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
  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板书设计: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扬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后记: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
  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我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先自渎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问,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和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景,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