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5:01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理解“武将”“战利品”。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难点: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初步感知“趣”]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
  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
  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
  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
  (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
  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
  (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
  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
  (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
  (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的习惯]
  (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
  (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
  (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
  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
  (1)指名读
  (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
  (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朗读的习惯,学生学生评价伙伴的朗读,促进合作意识的发展。]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播放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附板书:
  赶海
  追浪花
  趣捉螃蟹
  捏大虾
  ……
  (此课参加太仓市“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专题展示活动,以激发兴趣,一读促悟为特色,受到好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