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4:1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 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简笔画猜课题。
  2. 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 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
  三. 学第一自然段
  1. 读课文。
  2. 品“又大又多”。
  3. 品“非常”。
  4. 品“掰”字。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时候,我们先是通读课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着想象小猴子见到的玉米是怎样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当时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法:通读—想象—模仿—朗读)
  五. 自学
  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跟小猴子继续往前走,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学余下的课文。自学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或讲故事的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六. 悟课文寓意
  小猴子这次下山一无所获,空着手回家啦!你知道它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吗?
  七.巩固
  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内容演课本剧。
  八.拓展思维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会去哪,会怎样做?(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2.请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发生的事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写的小故事。
  九.小结下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